为积极响应、落实团中央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太阳城集团营养科普团队于8月15日-19日赴娄底涟源市古塘乡申家村——位于新化、安化、涟源三县交界处,被称为娄底的青藏高原的省级贫困村,开展健康扶贫活动。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进入申家村映入眼帘的是迂回曲折、蜿蜒盘旋的盘山小路,苍翠欲滴、郁郁苍苍的大树,清澈透亮、碧波荡漾的小湖,重重叠叠、参天入云的高山,错落有致、特色鲜明的村舍,下车后迎接我们的村民们十分热情,让我们之前怕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生活的忧虑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这短短的五天里,满满的感动与收获、欢声与笑语,当然也有汗水与辛苦。此次三下乡之行,除了为暂时处于贫困的申家村宣传营养健康知识,了解村里公共卫生相关方面的情况并提出建议,在走访过程中,让蔚清教授和吴旦老师还带领我们领略到了历史悠长、内涵丰富的梅山文化。梅山文化是自古至今在湖南省中部新化县——安化县(即古梅山区域)流传着的一种古老的文明文化形态,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申家村地处娄底涟源西北,是梅山文化之乡。
我们团队一行12人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感悟到了梅山文化的真谛。作为来自梅山文化相当出名的益阳人,我觉得很有必要记录本次梅山文化之旅,联系自己的家乡,更好地让更多的人了解梅山文化,将梅山文化更好的延续传承下去。
一、节日篇
尝新节:村境内对这个节日非常重视,仅次于过春节。尝新的日子不是固定的,大体上是农历六月进伏的第一个卯日为“尝新节”,如果是辛卯日,就推到下一个卯日。也有人认为是新谷成熟收获后,吃到新米、品尝新的劳动成果叫“尝新”。此习古已有之,沿习至今。“尝新节”在国内少见,仅限于新化、安化、涟源三县交界处的几个乡镇几十个村庄。在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好丰盛的饭菜,比如新米饭、牛肉、鸡肉、鸭肉、豆腐、鱼等等。村里的空巢老人很多,而这个节日也就成了老人一年中为数不多和子女团聚的日子。
二、娱乐活动篇
武术:梅山先民十分崇尚武术,很多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都是操练武术的器材,如板凳、铁耙、擂茶棒、扁担、板斧等。梅山自古尚武,以前就有梅山拳, 直到现在仍广为传习。在武术开始之前还有个“抱拳礼”,寓意着和平、团结和友谊,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83岁的吴幼绪爷爷不仅给我们展示了精彩的梅山散手拳,还非常热情地打了一套棍法,演示了凳术。年迈带来的身体不灵活并没有减退爷爷练习武术的热情。在他们那个时代,白天抓紧时间劳动,晚上吃完饭就抓紧时间练习,十年如一日,每天都是如此。练武不仅可以在那个不大太平的年代保护自己和家人,还可以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但是1990年后,教武和习武之人渐少;2010年后,习武场所基本停办。
歌谣:80岁的吴沌溪老人告诉我们,梅山山歌来源于生产、生活、战争和宗教活动。以前他们劳动的时候会常常唱山歌,采茶的时候也有采茶歌,唱歌给他们劳动过程中带来了不少快乐,还能缓解疲劳。
皮影戏:七八十年代很流行皮影戏,一年四季只要有人请,晚上就可以看到诸如《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这样精彩绝伦的古戏。那时候皮影戏还是一种宗教信仰,可以用来寄托某种希望。之前有位很会唱皮影戏的吴叙春先生,但他一直在外地唱戏,很可惜已经去世,而且唱戏的工具也没有保存下来,家里人也没有继承到这门手艺。
木偶戏:村民称为“木脑壳戏”,由来已久,在新化、安化、涟源各地农村演出,颇受欢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演。当时认为木偶戏是“四旧”,剧团不得不解散,人员回村从事农业生产,道具也遗失了。
三、家风民风篇
申家村境内及附近村庄,有许多乡村习俗,村民相沿成习,世代遵守,至今不变。 村内吴姓族谱《家范》中就明确规定了18条,这18条也就是乡规,要求族人信守,如有违者,则按规处之。内容包括:爱国家;尊父母;友兄弟;严家室;序尊卑;睦宗教;端品行;敦忠厚;昭敬慎;息争论等。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83岁吴幼绪爷爷说过的一句话:忠孝为道德之本,道德为友谊之本,友谊为仁爱之本,仁爱为爱国之本。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悠久且深入人心。
三、烟具篇
旱烟,在村境内最为普遍。吸旱烟有四种器具:一是纸卷,也称喇叭筒;二是铜质或铁质旱烟袋;三是竹制老烟袋;四是水烟袋。我们很幸运看到了吴爷爷珍藏的水烟袋,使用时可以听见响亮的咕噜咕噜的水声,这种利用烟气通过水箱减少有害物质,对于烟民个人预防疾病是有一定价值的。
四、医药草药篇
治疗牙痛的草药有山楜椒根、黄花草根、湘子草、刺黄莲、 九龙川、车前草等;治疗风湿痛草药有艾蒿、马蹄细莘、小血藤、伸筋草、石昌蒲、黄花草根、芝麻根等。但可惜的是告诉我们这个药方的叔叔说现在知道用这些草药疗伤的人越来越少。不可否认,现在西医在中国是主流医学、权威医学,但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我们一定要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
在惊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的同时,其实我更关心的是保护与传承问题。不管是强身健体的武术还是精彩的皮影戏或是木偶戏,亦或是可以救人的草药医术,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的发达、城市生活的吸引、偏僻山村的厌倦越来越难以传承,在家里找个可以干重活的年轻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优秀的文化真的很难延续下来。网络时代的到来,让大人小孩都捧着手机不离手,大家更加喜欢网络虚拟世界里带来的快感,而忽略了生活中最本真、最具有价值的传统文化。
梅山文化是我们的魂,需要大家自觉的保护、传承与发扬!在此我呼吁大家行动起来,不要让我们优秀的梅山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要让梅山文化永远的“活”下去,让文化带动产业,让产业带动经济,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为振兴乡村事业行动起来。
本次三下乡的梅山文化之旅远没有结束,我们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梅山文化献上我们的绵薄之力,向申家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吴幼绪老党员展示梅山拳 ( 邱阳 摄)